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袁璐
“陈春花辞职,公开信诠释‘博士学历’打造路径!”“稻盛和夫离世,他的经营之道,领悟了一生受益”……近日,商界热门事件不断,再度点燃了短视频的创作热情,不少短视频将名人的商业故事越吹越玄。博主们不遗余力将商界名人捧上神坛的背后,却是一条条导向低劣盗版书籍的链接。
热!短视频偏爱商业名人
8月30日,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已于24日去世,终年90岁。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的胡先生发现,此后一段时间,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股怀念稻盛和夫的潮流。“有博主说这是唯一一个承认自己祖先是中国人的日本人,还有博主说他是日本最后一个‘经营之神’,总之把故事说得神乎其神。”
这些讲述稻盛和夫故事的短视频,热度挺高。9月5日,记者看到,在短视频平台上,一条上传于8月31日的“稻盛和夫去世,为后世留下了4句话”的短视频,点赞量超过8100次,收藏量接近2000次,转发量超过1600次。博主在视频中编造称:“稻盛和夫当上日本首富后就干了一件事,把钱全捐了,拿着钵,光着脚丫子在街上要饭。他腰间配有一枚印章,上面刻着:此生只服王阳明。”
无独有偶。就在同一天,“网红教授”陈春花辞去中行独董职务的消息也登上热搜。在此前的2个月里,陈春花因为学历造假等争议在网络上爆红,也成为博主们“创作”的极佳素材。“北大教授陈春花学历造假,‘华为军师’为啥能疯狂收割有钱人?”“知名学者陈春花博士学历被质疑,北大还是那个北大吗?”“让任正非三顾茅庐的北大美女教授”……这些短视频的点赞量最高能达到3.8万。
被短视频盯上炒作营销的,还有许多著名商业人物。“任正非真是中华民族的经营之圣”“张磊到底有多牛?替巴菲特管钱包的中国人”“曹德旺听后大吃一惊,没想到眼前的人这么狂!”……在浏览过稻盛和夫相关视频后,平台频频向记者推荐各种名人商业故事。记者发现,这些短视频无一例外地依靠编造故事来制造噱头,且通通被打上了“名人大咖”“传奇人物”“企业家”“商业思维”等标签。
怪!讲完故事推荐“正版”成功学
为什么这些短视频要编排各种夺人眼球的名人商业故事?重点往往藏在短视频内容末尾:“把这本书分享给你们,希望你们都能拥有稻盛和夫一样的成功心法”“读了这本书,你也能拥有富人的思维方式”“学什么不如学赚钱,这本书告诉你最重要的三个赚钱因素”。
记者梳理发现,大部分此类短视频均会推荐和所述商业人物有关的书籍,要么在短视频下方附有商品链接,要么在置顶评论中引流至橱窗。同时,许多书籍的商品标题和详情页面均强调书籍为“正版”。
商业名人故事背后的图书带货
“稻盛和夫曾说,我用的是两三千年前中国的圣贤思想作为管理企业的理念。”在怀念完稻盛和夫的传奇故事后,一位博主在评论置顶表示:“推荐的三本书,小伙伴们点我主页进橱窗搜索书名就能找到。”
“巴菲特的一句指点,抵得上普通人奋斗20年!”在激情地讲完“巴菲特和步步高老板段永平进餐”的传奇故事后,一位博主在视频最后向观众推销称,“巴菲特将毕生的发迹投资之旅写成了《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》,无论你还是你的孩子,都值得一看。”
在该条短视频附带的图书链接中,记者看到,推荐的书籍售价9.9元,已售出2.9万本。博主直言:“9.9元包邮买不了吃亏,买不了上当”。
“哪怕同一个出版社的同一本书,短视频、直播平台的图书宣传要比传统的微信公众号、豆瓣、论坛等渠道激进得多。”某中央级出版社的高级编辑对记者表示,这些博主们往往自己就是图书销售,以夸张杜撰为能事,为的就是观众听完博眼球的故事后能冲动消费。
假!到手的书不是盗版就是山寨
这些短视频附带的商品图书链接,大多价格低廉。记者随机通过短视频平台上的6个链接,购买了《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》《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》《巴菲特之道》等6本书籍,其中最贵的标价为12.9元包邮,最便宜的标价为0.01元包邮,其余均为9.9元包邮。
收到这6本书籍后,记者观察发现,它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:纸张粗劣,要么发黄,要么偏灰,甚至薄到能从纸张反面看到正面掺墨的字迹;味道刺鼻,记者在拆封时出现了鼻过敏症状;印刷质量也十分堪忧,不但墨色不匀,部分字迹还发虚,极易造成视觉疲劳。其中一本《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》,更是在寄到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脱胶现象。
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的多本图书为“山寨书”
记者购买的《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》一书,书页也明显出现脱胶。
这样的质量真的是正版书么?记者联系到其中两本书的出版方——吉林文史出版社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套书正版使用的是轻型纸,一般不会出现脱胶现象或刺鼻气味。“市面上确实有造假的,具体情况需要来样鉴定,但最近受疫情影响,我们没法接收来样书籍。”
记者购买的《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》一书,纸张粗劣发灰,薄到能从纸张反面看到正面掺墨的字迹。
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这些书籍大多有原版的同名书籍。如,罗伯特·哈格斯特朗所著的《巴菲特之道》,入选了《福布斯》20世纪20部商业影响力图书,出版社为机械工业出版社。但记者收到的《巴菲特之道》,作者为德群,出版社为中国华侨出版社。
更奇怪的是,除了书名相同外,两本书在内容上毫无关联。罗伯特·哈格斯特朗所著的《巴菲特之道》,第一章从一封巴菲特承诺将300亿美元捐给盖茨基金会的书信讲起,以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单笔慈善捐助,切入巴菲特的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。作为对照的,德群所著的《巴菲特之道》,第一章却是跟“股神”学投资,且满篇都是生搬硬套的格雷厄姆证券理论,与巴菲特无关。“如果你具有合适的性格,你的股票投资就会做得很好”“成功的投资生涯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”“只有当成功的概率完全对你有利时才投资”,诸如此类的鸡汤文充斥全书。
上述高级编辑表示,读者反映的同名书籍但作者不同的现象,业内叫做“伪书”或“山寨书”,是管理类书籍的一大顽疾。“这些书用了和国外畅销书同样的书名,但内容实际上是由中国写手编编凑凑‘攒’出来的,与原版书毫不相干。”
坏!批量“养号”收割知识韭菜
故事引流——商店下单——卖出盗版,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条完整的套路?记者发现,大量营销号背后都有专人集中维护,每日跟踪着最新的商业热点,看似致敬名人,实际上是借热点向读者低价倾销盗版书籍,并借此获得高额佣金。
这些营销号,业内叫做书单号,即在短视频平台上以各种形式推广、展示图书以及文案的账号,以售卖图书赚取佣金为主要收入。“书单号入门快、门槛低、易上手,特别适合批量‘养号’。”从业者老镇(化名)表示,书单号最直接的变现模式就是图书销售。
按老镇所说,书单号的名人商业故事大同小异,甚至越吹越玄,核心思路就是爆款复制。养号者会先从各种渠道搜集故事脚本,甚至直接筛选短视频平台一周内点赞最多的文案,直接复制粘贴。“商业传奇能很好地激发观众的知识焦虑,制造焦虑就等于制造转化率,就能促使观众买书。这也是养号的切入点——不断渲染知识的价值。”
一个书单号能产生多少利润?老镇表示,目前短视频平台上正版书的佣金一般在销售价的60%至70%之间,而盗版书的佣金能达到80%,有时线下结佣更能到90%。他以一个点赞量达6.8万的短视频举例。“短视频1个赞约等于100个播放量,6.8万个赞,就相当于680万播放量。按照3万播放量可卖出一本书算,大约可以卖出226本书。如果这本书是盗版,哪怕卖9.9元,账号每单也能提成7.92元,一条视频能赚1799.9元。”
横行的盗版书不仅严重挤压了正版书的市场,而且会对读者获取知识产生困扰。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看来,网络电商平台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制止盗版侵权的措施。对于商家销售盗版侵权图书的行为,应当依据平台规则和协议内容,对卖家加大处罚的力度。同时,版权执法机构也应当对线上销售盗版侵权图书的行为,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,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加强网络监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