潍坊11月7日电 题:千年潍水文脉的新延续:古老非遗技艺释放现代活力
作者 赵晓
工艺精湛的潍坊风筝、色彩鲜艳的杨家埠木版年画、憨态可掬的高密泥塑……作为齐文化继承与hth的中心区域,山东潍坊拥有众多非遗资源。近10年来,该市创新非遗文化保护模式,建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,让非遗贴近现代生活生产方式,为千年潍水文脉注入新活力。
图为“十笏园非遗空间”内展出的年画文创产品。赵晓 摄
记者连日赴潍坊寒亭、昌邑、高密、青州、临朐等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辖地缘范围采访,在走访中看到,风筝、核雕、剪纸、茂腔等丰富的当地非遗项目,与文创、研学、实践体验、乡村振兴等巧妙结合,活态传承、创新发展。
为探寻非遗在新时代下的有效保护和弘扬之道,“十笏园非遗空间”在潍坊应运而生。据潍坊十笏园文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宣传策划部经理张新星介绍,该非遗空间致力于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、与社会民众互动、与产业发展互联,助力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消费优势。“我们在入驻‘十笏园非遗空间’的10项代表性非遗项目中实施‘潍水非遗合伙人计划’,用政策扶持、专业运营等方式提升非遗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。”
图为高密聂家庄泥塑第22代传人聂鹏制作的花样繁多的泥塑。赵晓 摄
一大批潍坊境内的传统非遗项目探索创新之路,积极走入寻常百姓家。“中国风筝有上千年发展历史,潍坊风筝历史悠久,具有选材讲究、扎糊精巧、绘画艳丽等独特风格。”潍坊市风筝产业协会会长王永训在受访时说,过去潍坊风筝品种单一,材料以纸、绢居多,传承到现在,图案、款式等不断翻新,品种达上千个,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互动需要。
熊猫、超人、海绵宝宝……传承400余年的高密泥塑不再局限于传统“叫虎”形象,花样繁多。高密聂家庄泥塑第22代传人聂鹏告诉记者,过去常见的老虎、猪、狗等泥塑造型不太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。他在坚守老工艺的基础上,结合当代潮流元素,利用色彩变化,让泥塑以“百变面孔”进入市场,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图为高密传统戏曲剧种茂腔表演。赵晓 摄
产自潍坊昌邑的柳疃丝绸,以传统技艺融合现代创意设计,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。山东省级柳疃丝绸技艺传承人魏耀琳认为,非遗技艺要想得到保护和传承,必须适应市场发展和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。“经过创新改造的柳疃丝绸,制作出真丝面料产品,为世界多个奢侈品牌供应原料。”
潍坊风筝历史悠久,具有选材讲究、扎糊精巧、绘画艳丽等独特风格。赵晓 摄
“目前,实验区通过创新非遗保护实践模式,让众多非遗项目得到抢救、保护与传承,文化生态得以优化。”潍坊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亦耘表示,贯通全境的潍河流域孕育了潍坊8000多年的文明史,潍水文化融农耕文化、渔盐文化、手工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。经统计,实验区内现有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项目、16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、7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、276项市级代表性项目、1226项县级代表性项目。
图为媒体记者参观青州博物馆。赵晓 摄
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中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,于2010年11月批准设立,保护对象为其划定范围内的与潍水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、历史遗迹,特别是潍水农工商贸文化中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多种非遗。(完)
【编辑:苑菁菁】
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!详细现场视频,尽在“中国网”抖音账号(787874450)